海归不再稀有 企业聘任意愿降低

学生热衷赴海外留学,形成留学产业化的结果,导致「海归」学位不具稀有性,在就业市场上的「含金量」降低,最近甚至传出,修业国外学位的时间不得少于2年,否则学位将不予承认,对此教育部虽出面辟谣否认,但不少企业不愿聘用一年内取得海外文凭的硕士生,认为学位有灌水嫌疑。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近期出现一则谣言,即:「为完善我国的海外学历评估体系,教育部将规定,国外学位修业年限不能少于两年(硕士),一年硕士和半年硕士将不予承认」,这则消息,近来让不少只花一年在海外取得硕士文凭的学生,心情陷入恐慌,对此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还出面辟谣,强调:「没有此规定」。

海外文凭含金量降低

不过,由于学子热衷海外求学,导致海外文凭含金量降低,不少只花一年在海外取得硕士文凭的学生透露,求职大不易。

花费一年时间在香港攻读硕士班的张航表示,他在香港获得文凭后,便随即回大陆求职,却在面试过程中,饱受面试官质疑:「为什么你的硕士只有一年时间?一年时间能学到什么?」

张航无奈地说,被业主质疑的感觉,让他感到压力与不适,「去香港读一年硕士,原本是为了提升自己,现在却被用人单位质疑。」

海归暴增 企业要求多

不过,张航的情形并非个案,不少企业直接在征才的场合上表明,如果应征者以「海归硕士」来应征,企业或用人单位对于海外修业时间,会提出明确要求。

来自广东的岳红豆,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她在大三便计划到香港攻读一年硕士,盼以快速的方式取得硕士文凭,以利求职;她目前在香港浸会大学攻读硕士班,眼看一年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为了在完成学位前,获得正式工作,已赶赴北京、深圳、武汉及香港等地,并积极参加各种征才活动,却仍未获得工作。

「产业化让海归学位不再稀缺,市场乱象让『海归』就业,从『黄金时代』坠入『青铜时代』,尤其是人数日益增多的一年制硕士,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北京某互联网公司人事经理陈果说,她连续7年参加校园征才活动,包含他在内,企业人事主管不喜欢招收非名校的一年制硕士,「不少一年制硕士心比天高,一方面,时间短,语言环境还没熟悉就回来了;另一方面,工资要得很高,工作水平却达不到预期」,她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