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来华留学生的择业观:放眼全球 留华优先
「我的理想月薪在2万至2.5万元(人民币,下同)之间。」从阿塞拜疆来华留学的南米(Nan Mi)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他在华求职的理想薪资。
毕业在即,越来越多的「洋面孔」应届毕业生出现在求职会上。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近49万名外国留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学习,来华留学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
「在华求职,中文是硬通货。」南米正在北京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他经常去招聘会,确认职位需求与自己能力之间的匹配程度,发现「必须要学好中文」。
半年前,南米自费学习中文,也渐渐理解用人单位要求国际学生中文流利的原因,「不仅可以与同事正常沟通,还可以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南米入学后便希望能留华工作,「这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生活很有挑战。」
2018年5月,北京市官方公布2017年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467元。这一薪资水平与南米所希望的薪资有所差距。
「我具备期望薪资层次人员应有的能力,在其他国家我也可以拿到同等水平的薪资。」来华留学前,南米曾担任过数年的建筑经理,他认为具有工作经验、在华留学经历、中文流利是自己找工作的突出优势,「这种优势是国际性的」。
全球化智库常务理事、北京科锐国际人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天鹏认为,外籍留学生在华求职展示出中国人才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他说,外籍留学生的突出优势在于协助中资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但工作中将涉及与中方的同事沟通、协作,外籍留学生也应具备基本的中文水平。
现在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伯特(Bert),来自赞比亚,曾经在南开大学学习中文。谈起择业观,伯特说会优先考虑个人兴趣,他喜欢与人交流,便选择销售类别的职位。他希望毕业后能够在中国公司就职,以此加深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解。
与南米和伯特不同,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奥斯福(Asif Khan)在求职中有些苦恼。来北京理工大学就读硕士学位前,奥斯福已在巴基斯坦白沙瓦一所学院担任老师,教授数据库相关课程。
来华留学后,奥斯福发现中国教学内容、教学水平都很先进。他认为,中国互联网经济处于快速上升期,对于计算器专业而言,工作后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计算器语言,中国的工作环境最适合自己。
奥斯福从中国官方对国际学生在华工作的政策改变中看到创业的机会。此前,中国官方要求国际学生毕业后至少具有两年工作经验才能申请在华工作许可证,但近些年包括北京、上海、西安等多座城市,对创新创业的国际学生伸出「橄榄枝」,可以直接在华创业。
就业还是创业?奥斯福称这种选择困难是暂时的,「来华留学,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国际学生有机会搭乘中国快速发展的顺风车。」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