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产业革命开启,车企“抢人大战”愈演愈烈

伴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高精尖和复合型汽车人才的短缺成了中国汽车变革的短板,“抢人大战”也由此愈演愈烈。

合资反哺自主、新势力挖角传统车企、国企海外招聘……曾经的壁垒一一被打破。对车企来说,求贤若渴不仅源自强烈的危机意识,更出于对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敏锐嗅觉。

自主车企现“虹吸效应”

随着长城、吉利以及长安、广汽的快速成长,这些自主品牌的翘楚企业已经逐渐成为人才归属的新高地,目前已有李峰、李春荣、易寒、叶磊、叶明信、熊毅、文飞等众多在合资公司成长起来的高管献身自主事业。

同时,自主品牌的崛起也吸引了一众国外人才的加盟。从长城看,旗下WEY品牌CEO严思就曾任职于奥迪,已离职的长城汽车设计总监皮埃尔·勒克莱克曾是宝马M的设计总监,现任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传动模块项目执行总工格哈德·亨宁,就曾是大众和奔驰自动变速器研发团队负责人。除长城外,其他自主品牌也受到了众多来自合资和外资品牌人才的青睐,如比亚迪的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曾任职于奥迪,广汽汽车工程研究院概念与造型设计中心设计总监张帆曾任职于奔驰,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设计部总监邵景峰曾任职上汽大众,不久前刚宣布出任长安汽车乘用车设计总监的山田敦彦曾任职马自达。

“中国本土品牌的人才‘虹吸效应’的突显,这是中国汽车人才流动的新动向,也是中国自主事业壮大的显著信号。”有业内人士评价。随着越来越多来自合资品牌的人才加盟自主品牌,使得原本自主品牌的薄弱环节得到补强,无论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还是造型设计、产品设计和工程验证……在大量合资品牌人才的跳槽加入下,自主品牌正在迎来再一次高速成长,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近,甚至是赶超后者。

作为传统车企的代表,广汽集团选择以招募新人的方式壮大自己的技术团队。就在6月初,广汽就组织了一次由广汽集团副总经理陈汉君带队,下属广汽研究院、广汽乘用车、广汽新能源在内的多家企业参与的海外招聘,从德国斯图加特出发,接下来将到巴黎和北美进行招聘。提供的超过100个高端岗位中,多为新能源、智能网联、大数据等专业。通过前期的宣传,不少海外人才也对广汽集团抱有浓厚的兴趣。德国两场活动6家企业共面试269人,有意向后续跟进128人。无独有偶,去年一汽在美国底特律也组织了海外汽车人才招聘专场。

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近日发布的一份《汽车行业与新能源/智能汽车人才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汽车行业整体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1.046,高居行业吸引力排行榜第三,排名仅次于互联网和房地产行业。

“新四化”IT人才缺口大

被传统车企巨头垄断的汽车业正迎来巨大的变革,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互联、汽车共享等新趋势正深刻地改变着汽车业。近日,雷诺-日产联盟CEO卡洛斯·戈恩表示,在全球人才战争中,日本汽车制造商决不能输给Uber和特斯拉这样的新兴竞争对手,否则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7月3日,原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营销公司执行副总经理、企业公关和产品公关执行总监赵焕在上海签约,担任电咖汽车副总裁分管公关传播和互动化数字营销。在电咖汽车向高端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有着媒体人和IT高管双重背景,并曾助力奇瑞品牌高端化的赵焕的加盟,将使得电咖以传统车企人为主的高管团队融入互联网思维,助力电咖汽车下一步发展。

根据领英数据显示,传统汽车领域中,有跨行业工作经历的人才占人才总数的14%;而在新概念汽车领域中,有跨行业工作经历的人才占人才总数的比例高达90%,体现了这个领域人才高度的多元化和跨界流动性。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的自动驾驶人才中,拥有5-15年工作经验的人才占比最高达64%。但在美国,拥有16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才才是行业的主力军,占人才总数的41%。同时,中国拥有核心技术的人才供应量不足,特别是拥有核心技术的人才储备不够,但对人才需求则持续增长,而美国拥有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能的人才供给增长明显。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领域人才需求将达到85万,缺口尚有68万;在智能网联方面,《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整个行业智能网联汽车人才总量不足2万人。此外,包括机器学习、无人驾驶、数据科学家和软件开发类人才,都是中国车企急需的人才。

“2018年开始,我们已经帮助小鹏汽车、拜腾、滴滴出行、戴姆勒和福特等多家企业在硅谷招聘资深的华人技术人才,特别是拥有AI及无人驾驶技术背景的。”领英中国商业化负责人于志伟告诉记者,“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新技术的驱动下,全球汽车行业的重大变革蓄势待发。尤其是在中国大陆,这种蓄力已有所展示。”

拜腾汽车全球招聘副总裁祝海嫣告诉记者,“相对于传统汽车人才,我们需要更多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数字化方面的人才;同时,新型汽车市场日新月异,我们也会高价在全球人才市场寻觅本身就有很多想法和创新力的高精尖人才,相对减少磨合时间。”“随着新概念汽车制造商的高价求才,人才成本也是水涨船高。由于这个领域的人才有限,对于传统汽车厂商来说,为了发展新项目也不得不加入这场‘硬仗’。”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夏坤坦言。

“人才蓄力”已成为各家车企的共识,相比产业布局、战略规划,拼抢人才已经成为无形的竞争。而传统汽车背景的人才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车企新的人才需求,拥有不同领域背景的专业人才正不断流入汽车行业。这意味着,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汽车”终将成为跨界的产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