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裸归”秒变社会底层?C位出道真的不可能吗?

记得有人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为什么回国后我这么害怕变成“社会底层”?》。这也是现在留学海归们大多数都感到非常焦虑的事情。但何为“底层”?

留学“出国潮”的成功标签,时至今日,留学生的普遍,加上逐年上涨的趋势,留学则变成了富裕家庭让孩子体验西方教育的标志,而“裸归”的他们,面对的却是现实血淋淋的“骨感”。

据《2017年中国留学生白皮书》调查,近三分之一的中国留学生会选择回国。

不夸张得说,近两年,留学回国总人数竟超过了250万之多。

而继“裸辞”后,“裸归”就变成了回国大多数留学生的现状。

媒体言论肆意的今天,大众眼中的留学生离成功一词似乎愈来愈远,这类人群被贴上“代购”、“奢侈”、“富二代”一系列“享乐主义”的标签。

有时候,真的委屈的像一个5岁的孩子,留学生招谁惹谁了。

有着高等教育经历,拿着是世界名校文凭。最后却选择回国,不外乎有原因:

“国内人脉多,发展更好啊!”

“国外找工作着实不易”

“身为独生子,父母不放心国外的生存环境”

“饮食上的不习惯,感觉身体被掏空”

每个人都因为各种理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回国“裸归”就会变成社会底层吗?

起初是围绕在身边的偏见,让你逐渐变成了“少数派”。开头提到的那篇文章中曾说:“回国两年后我虽然从未后悔当初的决定,但却有种强烈的陌生感。”

“对这个充满活力的机会、却又价值单一和苍白的时代,我不能转过身假装看不见,也不能说服自己热情地起身拥抱它。”文章中是这样说的。

别人对你人生的指手画脚,品头论足,在回国后体现的淋漓尽致。

“看看身边还有向你这么大还不结婚的吗?”

“你去过那么多地方,有那么多经历,有什么用?在国内你要实际点,你在外面这些年已经错过很多上车的机会了。”

“你已经快30岁了,快被95后淘汰了。”

这些“外界”的声音来自熟悉的亲人,朋友和社交圈。

很多海归理解亲友的担心,可他们担心只凭喜好、不论未来的自由生活错过了时代的机会,最终沦为普通人的生活,那可想而知也是挺可悲的。

所以,奋起直追为了追逐心中的那份初衷,有海归选择创业,有的选择了就业。

其实,如果你真觉得大多数留学生回国都大不如前,那你就真要啪啪打脸了!

就在不久前,LinkedIn(领英)根据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数据,发布了2018年《中国海归人才吸引力》报告,前景不容小觑。

海归层级越发成熟

报告中指出,看到留学生回国趋势不断攀升,并且近两年回国留学生的年龄多数在25-30岁之间,也就是说,成熟人才的比例也在增多。

尽管20-29岁的年轻人,依旧是海归人才的主力军,但所占比例从79.7%下降到了52.2%。

同时,30-40岁海归的占比从16.5%涨到30.6%。可以这么说,低龄留学,大龄回国,或许是两股浪潮,此消彼长。

海归职称等级与薪酬提升

用最热门的金融行业、ABC(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数据/Cloud computing云计算)行业为代表,比较海外华人和海归的职级分布,发现海外华人上升通道狭窄,多集中在初级员工岗位,管理层很少。

但海归的职级却有了明显的提升,近80%的海归人才在回国后薪酬增长,增长在20%以上的人数超过了一半,从职业发展来看,回国也不再是“社会底层”。

回国专业以金融和高科技等领域居多

金融业和高科技分别位居前两位,尽管排在第三的制造业占比跟高科技接近,但是两者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趋势却恰巧相反。

但ABC行业等高科技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量一直属于有增无减的状态。

虽然国内职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海归们的逾期,但是欠佳的工作环境,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由于不同的职场环境,带来的挑战也是不同的,潜力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都加剧了留学生回国发展的困难。

但是,随着国内对留学生政策的各项福利和优惠政策,谁说海归们回国后不会C位出道,当然你得像那些土创小姐姐那般努力才行呢,前提是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