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VS海归薪酬排行榜,哪些专业最抢手?
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出炉。其中,985、211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大幅度领先普通高校;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平均薪酬最高,达到9065元。从专业上看,理学和工学类专业薪酬水平较高;农学、法学和管理学较低,大多数专业平均薪酬不到3000元。
2018大学生毕业薪酬TOP200排名如下:
数据来源:中国薪酬网,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理工类专业薪酬水平高 农学、法学和管理学较低
中国薪酬网整理了中国各大学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TOP20和中国各大学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BOT20。
从统计数据来看,理学和工学类专业薪酬水平相对较高,包括:软件工程、材料物理、汽车类综合、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石油工程等。
语言类综合、临床医学、应用生物科学等非理工类专业的出现让人惊喜。
2018年中国大学专业薪酬最高的20个专业:
2018年中国大学专业薪酬最低的20个专业
中国海归人才就业选择报告
BOSS直聘发布了《中国海归人才就业选择报告》,根据报告显示, 2018 年上半年,应届海归平均期望薪酬为 9881 元,中国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移动互联网等新兴领域正吸引着大量海归人才。
报告称, 2018 年上半年,应届海归在国内求职的平均期望薪酬为 9881 元,其中本科生 8413 元,研究生 10742 元,均显著高于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在行业方面,互联网行业在青年海归人群中持续升温。 2018 年以来,期望在泛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应届海归比例较 2017 年同期上升 2 个百分点。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本土创新科技企业实力不断提升,正越来越受到海归人才的欢迎。 2018 年,BOSS直聘平台上最受海归人才关注的 30 家企业中,科技企业占据 14 席,较 2015 年增加 5 席。其中阿里巴巴位居第一,腾讯第二,而百度位居第五,排名如下:
此外,中国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移动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布局,带来了巨大的海外高级科技人才需求。数据显示, 2018 年,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海归人才中,选择新兴科技行业中的技术研发岗位的人数占比达到27%。数据挖掘和语音识别工程师成为 2018 年高学历海归人才求职比例同比增幅最高的职位,增幅均超过30%。
报告还称,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选择自主创业。从领域分布来看,随着技术型的创始人数量增加,科技领域逐渐成为海归创业主战场。人工智能、数据服务、信息安全因正值风口,市场成长空间巨大,成为 2018 年海归创始人最青睐的三大领域,创业者比例增速超过25%。
哪些专业未来可能成为风口行业?
此外,中国薪酬网的报告还提到了未来可能成为风口的行业,具体如下:
1、第三产业类
其中包括法学、新闻传播学以及编导、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
我们在做城市选择的时候,一定要看这个城市的第三产业比重。在未来,我国加大第三产业比重是肯定的,相关的专业发展也是十分可观的。
以新闻传播学以及编导专业为例。我们传统的思维觉得,孩子将来当个记者、主持人什么的也不错。这其实说的就是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新闻传播学的实践应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这一类专业主要分成四个部分: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编导学和文化产业管理。其中新闻学在本科招生阶段是一个独立的专业,传播学并不是一个独立专业,它的招生主要体现在广告学专业和公共关系学专业。专业和专业之间培养方向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如今新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许多人依靠自媒体平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学新闻专业的同学,在写作方面就有天然优势,完全可以写出朋友圈的爆款文章,而传播学的同学还能让文章传播得更广。
2、人工智能类
其中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机械工程、自动化。
2017年,一个叫作Alpha Go的机器人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Alpha Go是一个人工智能程序,由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的戴密斯?哈萨比斯团队开发,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深度学习”。2016年3月,Alpha Go与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展开一场人机大战,并以4比1的总比分获得胜利。2017年5月,在中国乌镇的围棋峰会上,Alpha Go与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棋手柯洁进行较量,并以3比0取胜。
其实,人工智能的应用早已无处不在,工业机器人已经大量地在工厂、企业中使用,此外还有无人汽车等等。
怎样才能不被人工智能淘汰呢?答案就是成为人工智能的开发者。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大多数都是工科专业,所以在报考的时候,一般只招收理科生。
3、基础设施建设类
其中包括:力学、土木工程、建筑学、风景园林和城市规划、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信、水利及城市给排水系统、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是所有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生活的共同物质基础,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