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签、停薪、被迫转方向:2020年,在美国留学、就业有多

「不要对美国签证政策做任何假设」「给自己留条后路」「把所有能走的路都想一遍」…… 这是来自在美留学生、国际学者的忠告。

美国国土安全部 9 月 25 日提出一份针对留学生、交流访问者及外国记者所持非移民签证规定的修改意见,建议对持上述签证类型的人员在美逗留时间设置固定期限。这一「意见」将在征求公众看法、进行修改后形成最终规定。

国土安全部的建议称,应该参考以学业或访问项目截止日期,来确定持 F 或 J 签证入境的非移民在美逗留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4 年。

这一新规,只是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对于留学生签证政策众多变动的一小部分。9 月 9 日,美国国务院宣布,近期美国已经取消了超过 1000 名中国公民的签证。其涉及的人员多为学生及大学研究员,美方认为他们「对国家安全带来了威胁」。

一连串的美国签证限制,已经让无数身处美国的国际研究者感受到了深切的不安。

今年 7 月,特朗普政府宣布了一项备受争议的政策:不再向在秋季学期实行完全在线教学的学校 / 课程注册的学生发放签证,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也不会允许这些学生进入美国。这项政策在八天后被废除,但还是给留学生群体和众多研究人员带来了相当程度的困扰。

自 2015 年以来,美国的在读国际学生人数逐年减少,这一结果也在意料之中。随着各种签证政策的出台,美国正在逐渐丧失原本作为教育大国的魅力。当前,留学生的数量约占美国高校学生总数的 5.5%,人数约为 110 万,而中国留学生在其中占 1/3。

2019 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数据显示,美国所有高校招收的国际学生人数均有所下降,包括本科、研究生和非学位。

今年 5 月,《纽约时报》曾报道,特朗普正在考虑取消与中国军队有联系的数千名来自中国大学的留学生及研究人员的签证。在 5 月 29 日的 10043 号总统公告中提到,会「暂停和限制」寻求通过 F 或 J 签证进入美国学习或进行美国研究的任何中国公民非移民入境美国,同时包括目前或曾经受雇于实施或支持军民融合战略的机构,在实施或支持军民融合战略的机构学习或做研究的相关人员。

随后,陆续有在美国大学就读或正在申请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表示,自己的签证已被取消或被拒签。这些人中包括研究生,也包括本科生,很多都是来自哈工大、北航等这些处于美国商务部实体名单之上的高校。

更早之前,美国政府曾宣布暂停部分种类工作签证的发放,包括适用于技术型人才的 H-1B 签证、适用于跨国公司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的 L 签证,以及适用于园艺工人和其他工业领域工作人员的 H-2B 季节性工人签证等,且该项政策将持续到 2020 年底。

H-1B 是美国最主要的工作签证类别,它是美国签发给在该国从事专业技术类工作的人士的签证。而白宫暂停 H-1B 签证签发的举措将对技术领域带来巨大影响,此举引发了业界的强烈反对和抵制。

斯坦福大学教授吴恩达曾公开表示:「暂停 H-1B 签证对美国、对创新绝无益处,这将破坏人们的梦想、扰乱他们的生活。」

长期来看,不断收紧的签证政策最终将导致科研人才的流失,威胁到美国科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近日,《Nature》杂志对几位国际研究者进行了专访,在这些故事中,由于政府的签证禁令和旅行限制,他们的职业道路和人生理想已经被迫发生改变

被签证打乱的职业生涯

我建议国际学者们:在这种不确定的时期,回国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这是美国埃默里大学理论化学博士后研究员 Chenyang Li 给海外留学生、学者的建议。

Chenyang Li 博士毕业之后拿到了 H-1B 签证,2019 年 12 月又续签了 6 年。在疫情爆发之前,他正打算在中国或美国找一份教职。

2019 年 12 月,Chenyang Li 受邀回国参加了一场青年学者研讨会,希望借此得到一些工作机会。但始料未及的是,国内工作没找到,美国也回不去了。

2019 年 12 月 31 日是 Chenyang Li 回美签证面试的时间。在他往返中美的几年里,这一流程几乎都没有出过什么问题,回美签证往往一两个月就能下来。但这次,面试官问他的问题有些不一样了,比如「你电脑里的代码是否有利可图?」

在 1 月 23 日疫情爆发之前,Chenyang Li 的签证都没有被批准。疫情爆发之后,领事馆关闭,所有的签证流程也都停了。到了 2 月份,Chenyang Li 收到通知:签证正在积极办理中。但没想到的是,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Chenyang Li 等来的是特朗普政府的签证禁令。

目前,Chenyang Li 已经在国内待了大半年。由于拿的是 H1B 签证,他从 6 月份开始就拿不到埃默里大学的薪水了。

Chenyang Li 打算在国内找份工作,但在他的领域,国内只有少数机构非常重视理论化学。如果进不了这些机构,他可能不得不转到应用化学领域。

对于这种情况,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俄罗斯博士生 Gloriia Novikova 早有预料。为了避免签证被拒,她已经三年没回过俄罗斯了。一旦被拒绝入境,她的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就会毁于一旦。

在这种不确定的研究氛围下,不少留学生正在考虑回国。波士顿大学认知和决策博士生 Yixin Chen 表示,「2018 年刚来的时候,我觉得我会留在学术界从事博士后研究。但最近,我和我认识的留学生几乎都在重新考虑未来的职业生涯。我现在更倾向于去业界或回国找一份工作,而不是在美国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

Yixin Chen 的担心不无道理。在美国,追求一份终身教职本来就很困难,如今,摇摆不定的签证政策和大学日益收紧的经费使得这一选择变得更加艰难。

当然,除了回国之外,也有不少人在考虑其他国家的备选方案。

Umair Ahsan 是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博士后研究员,他从澳大利亚拿到了博士学位,2019 年开始在康奈尔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拿的是 J-1 签证。在他的新婚妻子申请配偶签证(J-2)被拒和特朗普政府宣布停发 J-1 签证之后, Ahsan 决定回巴基斯坦。

他表示,「特朗普的签证政策正在影响很多人的研究生涯,迫使他们做出艰难的选择。」

Umair Ahsan 在采访中提到,他之后可能会去澳大利亚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和妻子都申请到了永久签证,而且是在网上申请的。他告诫美国的海外研究者:「如果你是一位打算去美国的国际研究者,一定要给自己准备一个 B 计划。如果你的配偶或伴侣计划和你一起搬到美国,建议你们一起去同一个大使馆申请签证。」

后疫情时代,国内外就业形势严峻

除了签证问题之外,留学生和海外学者今年面临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Nature》近日对全球博士后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南美洲的博士后普遍对职业前景感到担忧,70%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职业前景从疫情一开始就受到了打击。而在其他地区,认为疫情影响了自身职业前景的博士后也不在少数。北美洲和中美洲的受访者中有 68% 的人认为职业前景受到了影响,在澳洲占 68%,亚洲占 61%,非洲占 59%,欧洲占 54%。

在国内,有 54%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职业前景已经遭受重创。有调查报告显示,有 30.4% 的企业表示会减员,29.68% 的企业无法按时发放薪资,无影响的企业仅占 17.81%。企业裁员、减员、人员优化的情况屡见不鲜。

疫情已经成为博士后职业前景的一大挑战,后疫情时代,全球就业市场均可能面临大面积的招聘停摆。

留学生的大量归国也加剧了国内就业市场的竞争。BOSS 直聘上周发布的《2021 秋招早鸟报告》显示,今年留学生的求职规模翻倍,2020 届留学生是留学生活跃求职的主要群体。在这些人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高达 65%,且相当比例就读于海外名校,加剧了应届生整体求职竞争的激烈程度。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